
- 索 引 号: FZ00120-3000-2021-00020
- 主题分类: 无
- 发文机关: 福州市水利局
- 成文日期:2021-06-29
- 标 题: 福州市水利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211084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榕水利综〔2021〕427号
- 发布日期:2021-07-05
- 有 效 性: 有效
感谢您对我市水利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关于我市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21108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河流水系生态建设概况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各级水利部门在河道建设和保护工作中认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除在确保满足部分冲刷河道防洪要求采取必要硬化工程措施外,积极采取生态方式改善河水、改良河床、恢复河滩、修复河岸等措施开展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促进治理河流实现“八个有”:①有自然弯曲的河岸;②有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③有天然砂石、水草;④有长年流水;⑤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⑥有安全、生态的防洪设施;⑦有野趣、乡愁;⑧有划定岸线蓝线、落实河长制、推行河道管养制度等管理措施。目前已建成闽侯溪源江、闽清县安仁溪、罗源浿溪等安全生态水系26条,综合整治河长273.3公里。同时,我市通过实施“一河一策”,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71.18万亩,治理生态河道长度56.72公里,经治理后的生态护岸在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但我市河道整治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生态建设认识不足。根据河道分级管理权限,中小河流整治项目业主多为县乡政府,部分乡镇项目业主和居民群众对防冲刷河段认为硬质护岸更为安全,尚未认可接受新型生态护坡形式的防洪安全性。此外,乡村河道主要由县乡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自筹资金进行整治,个别存在简单硬化河岸、截弯取直整治等情况,没有按照生态建设要求进行治理。二是乡土保护意识不浓。个别河道整治项目业主过于向往城镇化建设风貌,照搬照学城镇河道建设模式,未充分结合本地乡土特点进行整治,造成了原有河道乡土风貌流失。三是建设经费保障不足。个别项目业主基于资金不足、河岸硬化比生态建设成本少等因素,造成河道生态建设标准降低。
二、河道生态建设提升工作及措施
根据您的建议和意见,我们正在认真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一)严格执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标准。今年,我市持续推进永泰富泉溪、连江西溪等安全生态水系7条,并认真将生态水系建设指南贯穿于项目前期工作、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完工验收、运行管理全过程。一是做好项目基础工作。从实施方案编制初期开始市、县两级水利部门加强与项目业主沟通,落实项目近期相关规划、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生态亲水建设等基础工作,推动落实安全生态建设的理念,提高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二是严格项目论证评审。在实施方案评审时,邀请的专家必须是通过省水利厅安全生态水系专家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且必须配备至少一名环保或园林专业的专家,每个项目实施方案评审,专家必须进行现场踏勘,充分了解自然地理、河流形态、人文底蕴、被人为侵占破坏现状等,确保在项目设计论证阶段遵守“生态水系建设指南”。三是抓实落生态建设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县两级水利局严格变更审批,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内容,避免施工随意变更,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确保项目生态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四是注重乡土风貌保护。在项目建设中,引导项目优先使用当地建材、树种、花草等,保留原有河道乡土风貌。
(二)综合施策落实水土流失治理。一是坚持分区施治,科学编制《福州市水土保持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系统规划。二是坚持因地制宜。要求治理措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尽量就地取材用于护岸措施,维护河流自然生态系统。三是坚持综合治理。鼓励生态护岸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工作结合起来,沿河建设亲水嬉水平台、休闲步道、文化广场等,打造“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一村一品”水保生态产品。四是坚持新技术应用。在水土保持治理项目中推广采用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护岸形式,比如闽侯县洋里乡安仁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采用格宾石笼护岸形式,2020年省级重点县永泰县和闽清县水土流失治理项采用荣勋技术安全生态型砌块护岸,有效减少了水流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同时能美化造景、维护生态环境。
(三)依托试点打造农村水系样板。我局继续紧密向省水利厅汇报沟通,积极申请加大对我市的项目和资金倾斜力度。今年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2021年度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全国试点县30个(福建1个),经过市县两级精心地汇报争取,连江县成功从全省7个竞选县中脱颖而出,将获中央补助资金1.2亿元。连江县试点工程总投资约4.82亿元,规划采取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岸坡整治、水土保持、河湖管护等多方面综合治理措施,对连江县马鼻透堡片区、贵安片区、朱步片区的农村水系开展综合治理,计划于2022年度基本完成建设,为下阶段铺开农村水系治理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结合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做好河流水系生态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的工作中如有新的意见建议,请随时与我们沟通、联系,期待您给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领导署名:吴聪先
联系人:马星,陈鸿图
联系电话:83370616
福州市水利局
2021年6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